Saturday, October 11, 2014

Open Letter to 柯文哲: Bike-Friendly Taipei

親愛的柯P,未來台北市長:

我是一位長年住台的外國人,來自美國紐澤西。雖然我沒有投票權,但我非常高興看到您這麼親民的一個候選人,絕對能夠贏得這次選戰。日前我和未婚妻在觀看您的PTT鄉民有約專訪中,聽到您提到關於40米以下道路的自行車問題尚未有解決之道,我寫這封信是為了針對您最近提出的「柯P新政」#23:自行車專用車道,提出建議。

我拜訪過世界上約40個國家,體驗過各國的交通,其中我曾經住過荷蘭近2年的時間,天天享受荷蘭的自行車專用車道美麗的規劃。大家應該知道荷蘭自行車很強,可他們應該不知道的是:

一,荷蘭的自行車規劃是1970 年代才開始設計,而在那之前荷蘭的市區交通問題和其他國家一樣,比方說目前的台北市。
二,荷蘭的路沒有特別寬,也沒有台北的路這麼寬,而荷蘭市區的人口密度和台北市區密度都落在同一等級---5千至1萬人/平方公里。如果荷蘭能做得到,那台北市也能做得到!

荷蘭自行車統計數據顯示,用心設計自行車專用車道就能達到
  • 自行車佔各類通勤交通工具高達35%
  • 超過50%的市民天天騎自行車
  • 自行車佔所有市區車次的25-30%
P目前提到的政策不會成功,也不會解決台北市面臨自行車的問題。荷蘭這50年的經驗顯示一些基本規劃必要的因素,否則自行車與車、行人會有衝突。有四個最大的必備要素:

一,難度低:自行車需要一個平坦的柏油路面,不應該用磚石,也需要減少上下坡道、停、讓、與其他交通類別混合路段等「不方便」的問題。
二,完整的路網:如果自行車只能用到最大的馬路或少部分的路網(自行車道連結性),市民因不確定目的地是否有自行車規劃而不會用到自行車。路網不夠完整形同於沒有路網一樣。
三,標誌與障礙:和其他的路面 (汽車、人行道) 需要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高度、而各種路面之間需要具體的分類障礙,例:短的水泥護欄。
四,保護式叉口:不管路邊的自行車專用車道設計多好,叉口設計不清楚或不保持自行車的安全感就不會成功。保護式叉口是自行車最重要的一個因素,而經過具體的障礙、標誌等再加上一些想像力就能夠設計一個完整安全、方便、愉快的騎自行車經驗。對於這一點,請看這個網站的影片


請注意影片 0:40-0:45:停車位與自行車專用車道隔了一條15cm 高的水泥護欄,而水泥護欄在禁停路段會直接凸出來(綠色植栽部分),阻止車輛暫停台灣「原來的紅線」,同時會保護停止的車輛與最外一層的自行車車道與人行道。

請注意 1:10-1:20: 這兩條路的十字路口面積並沒有改變。只有延長自行車專用車道直到十字路口裡面,讓左後方的汽車駕駛看到等待的自行車,同時縮減汽車轉彎半徑使汽車駕駛減速慢行。

以上說明就如圖片(紅色為自行車專用車道)

Source


記得,如果以上四個重點不完整設計,荷蘭的經驗已經一清二楚:自行車使用者會覺得不方便,也不會選用騎自行車,就像前幾年敦化南路自行車專用車道大失敗,到最後直接被去除最新的信義路自行車專用車道規劃算是往對的方向邁進 (自行車道與汽車道分隔較開) ,但還有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例如:自行車道上的障礙物 (路燈桿、變電箱)、自行車與行人共用路段、自行車專用車道突然消失或連接方式不明、路網不完整、而更重要的是完全沒有考慮到保護式叉口的任何規劃。

我的主張:選取市區的某個小地方做示範,設計一個完整的自行車經驗,讓台北市民親自體驗到自行車安全、方便、愉快的歡樂。他們一旦看到這種完整的設計,市民通通會被說服了。但是,如果台北市繼續做不足、不適當的自行車規劃,自行車永不會變成台北市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對自行車使用者來說,台北的路比阿姆斯特丹大多了,缺少的只是一個創造力與政治執行魄力。如果需要的話,我很樂意協助您規畫此份政見甚或是未來台北市完整的自行車發展計畫。

希望以上提議有所幫助,如果有需要也歡迎回信討論。

謝謝,

安詠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